1. 生活知識+
  2. 美食生活
  3. 家常菜譜

雞蛋豆腐的新吃法,外面吃不到,只要幾個簡單小步驟,大人孩子都愛吃,上桌馬上就光盤!

  • 04-12

大家好,我是美食愛分享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雞蛋豆腐的新吃法,在外面吃不到,只要幾個簡單小步驟,大人孩子都愛吃,上桌馬上就光盤!」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雞蛋,味美價廉、營養豐富。每100克雞蛋含蛋白質約14克,脂肪8.6克。雞蛋含有脂肪、卵磷脂、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與人體蛋白質組成相近。

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一道雞蛋與豆腐不一樣的吃法,太有創意了,做法還超簡單,一上桌就被大家搶光。

用料:

雞蛋,豆腐,小蔥,鹽,濃縮雞汁,香油,白胡椒粉,水,錫箔紙。

(source: cnread)

 

做法:

豆腐切成小丁,放一點鹽,倒入水,用淡鹽水泡一下。

(source: cnread)

 

(source: cnread)

 

泡好的豆腐撈出,瀝水。

小蔥切成末兒備用。

(source: cnread)

 

雞蛋敲碎一端的殼兒,然後用手撕掉殼兒,把裡面的蛋液倒出來。

(source: cnread)

 

(source: cnread)

 

往蛋液里加鹽、濃縮雞汁、白胡椒粉、香油攪拌均勻。

(source: cnread)

 

(source: cnread)

 

煎一小塊兒錫箔紙墊在蛋殼兒下麵。(這一步是為了固定蛋殼兒,以免蛋殼兒立不穩。)

(source: cnread)

 

把豆腐放到雞蛋殼內。

(source: cnread)

 

撒上一點小蔥末。

倒入攪拌好的蛋液。(如果不是太好倒,您可以跟小編一樣,用錫箔紙卷成圓筒,然後再灌入蛋液。)

(source: cnread)

 

上鍋蒸熟就可以了。

(source: cnread)

 

剝掉蛋殼兒就可以吃了。

(source: cnread)

過去加工雞蛋豆腐是在豆乳和雞蛋等原料中添加葡萄糖酸δ-內酯、硫酸鈣、氯化鈣、氯化鎂等凝固劑加工而成的。

可是用凝固劑加工雞蛋豆腐時,雞蛋成分首先凝固,出現所謂「離肉」現象,商品價值明顯降低。為了克服離肉現象,日本專利曾經介紹了新的加工方法。前者預先對雞蛋進行酶處理,去掉雞蛋的凝固能力,然後與豆乳和凝固劑混合;後者通過將雞蛋先加熱凝固、后乳化的方法,去掉雞蛋的凝固能力,然後與豆乳和凝固劑混合。

這兩種方法都需要複雜的預處理,而且均需添加凝固劑,而雞蛋的用量只能是豆乳的20~30%。

本方法可克服上述缺點,加工出風味好,營養豐富的雞蛋豆腐。

如果使用整個雞蛋的話,由於蛋黃和蛋清的凝固溫度不同,會增加熱凝固時的離肉現象。蛋黃中含的硫蛋白,會產生硫化氫的氣味;蛋黃中膽固醇含量高,因而高脂血症都敬而遠之;另外,蛋黃是酸性食品,蛋白是鹼性食品,蛋黃能抵消蛋白的作用,尤其是蛋黃帶色,會影響製品的色澤。

如果只使用蛋白,則可克服離肉現象,改善豆乳風味,食品的色澤呈白色半透明狀,食品偏鹼性,而且不必擔心膽固醇含量高問題。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美食愛分享分享的甜點大全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美食愛分享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美食愛分享並分享這篇「雞蛋豆腐的新吃法,在外面吃不到,只要幾個簡單小步驟,大人孩子都愛吃,上桌馬上就光盤!」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原文出處:cnread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