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知識+
  2. 生活竅門
  3. 生活常識

年少不喝普洱茶,喝懂已是不惑年

  • alphaP

  • 01-01

老子曾說「禍兮福兮,禍兮福之所倚」。本來,對大多數茶葉來說,新就意味著優秀的品質,故有「茶要新,水要活」之說。可是普洱茶卻不同,習慣默默的等著,悄悄的經歷著,滋味是越發醇厚。它不浮躁,經得起歲月;不顯露,耐得起沉寂;不迷失,經得了風雨。

 



14794273203008.jpg


長輩像普洱茶,越品越醇。


他們隨著年紀的日益增長,漸漸有了歲月的沉澱,總有些相見恨晚的經歷想推薦給年輕人。而少年的感情,本就該愛恨扯平兩不相欠。在長輩的建議里,我們一開始並不同意或者輕視,可到最後總會發現他們說得話大多是對的。

 

14794273206601.jpg

 

有些話就像普洱茶,入口順滑,回味雋永,它直入你的心腸,滲開你的心扉。偶爾看到一段話。門當戶對很重要,也許年輕的時候你會覺得隻要有愛便可以擁有一切,但現實則是在碰釘子之後你才明白,門當戶對指的並非隻有彩禮,更多的其實是態度與眼界。童話里不都是騙人的,但大多都是虛構的。

 

大多時候,我們今天所講到的門當戶對,其實都是精神上的門當戶對,感情中的雙方,更多的體驗是對未來生活的追求,對生活的理想狀態有一個共同的渴望。要是生活在兩個世界的人,沒有更多的所謂共同語言,久而久之,隻能關係越來越淡。


普洱茶的生命歷程,就狹義而言,指普洱茶成型後開始,那段漫長的陳化過程。普洱茶與其他許多茶類不同的是,它必須要有一段貯存的歷史過程(普洱綠茶除外)。自然走過的歷史,才能表現其真實性。普洱茶必須自然地從歷史歲月走出來,才能展現它的真實性。真實的過程才是最令人珍惜的時光。

 

14794273205529.jpg


時光的無情刻刀雕刻出熟普洱處處優雅的氣質。很幸運認識一位同樣優雅的導師,我記住他的話不多,隻有這句很深刻。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要埋頭幹活,還得抬頭看路。農戶在田裡插秧,要低頭插秧,還得抬頭看方向對不對,間距合不合適,否則,錯了,就得重來。當然,你如果事先規劃,在田裡畫好了路,拉好了線,就隻管埋頭插秧了。


決定生熟普二者差別的關鍵點在於一道獨特的工序渥堆發酵,正是渥堆引發的發酵才成就了熟普的陳香四溢。要是渥堆工序中水份、茶量,時間等因素缺少規劃,分分鐘毀了幾噸好茶。這也正是好茶的魅力點,它們是歷史的結晶、很多代茶人的技藝傳承和經驗積澱。


14794273209762.jpg


在我心裡,普洱跟李宗盛有著不可言語的相似。李宗盛常常用簡單的辭彙,句子和平實的譜曲來表現深切的道理,他把自己的人生都放進了歌里。


「開始總是分分鐘都妙不可言,誰都以為熱情它永不會減」 「隻是我回首來時路的每一步,都走的好孤獨」「走吧,走吧,人總要學會自己長大」 


他的音樂中透露出很多滄桑,人們常說能聽懂他的歌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無論是愛過的人,還是你孤獨的心情,亦或是莫名的煩惱,都不要漸行漸冷,心如死灰。畢竟,我們還能不自量力地還手。

 

14794273201216.jpg

 

韻味深切的普洱是越陳越香,一句見血的話還需要漸行漸體悟。我們有許多真切的實際的鼓勵,來自至親好友,來自不知名陌生人,來自各式各樣的人,卻總是經歷過了,痛了才會懂。驀然回首,那話就在燈火闌珊處。


能夠認知而鑒別普洱茶的生與長,是需要足夠的能力,隨心所欲地去品嘗普洱茶。雖然各人所擁有的感性情懷不同,但普洱茶的真性卻隻有一個。


如果都是眼前的,我們一定會學乖的。可惜虧的總是後來,該嘗的苦頭一點都不會少。


這世上有個難過的詞叫原本可以,懂了,已過不惑。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