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知識+
  2. 生活竅門
  3. 生活常識

魚菜共生系統之基質栽培

  • alphaP

  • 12-30

魚菜共生系統之基質栽培

魚菜共生系統最早結合運用的應該就是以固態基質栽培為主題的共生系統。這種系統設計簡單,床的設計以規格1.2米,長度以水體噸位所決定,一般2.4米為一頓的苗床配置比例,床體的設計可以是以硬質泡沫栽培槽的組合設計,也可以是利用木框架設而成的自製栽培床,栽培床最好設定稍高於養殖池的高度,跨架於養殖池之上,以便循環迴流。

14753644639850.jpg


基質一般以豌豆大小的礫石為好,這種基質排水透氣性好,水流順暢,不會造成積水而影響硝化菌的培養。but也存在承重大,施工工作量大的缺點;but同時也有它的優勢,就是透氣性好,植物沒有缺氧的擔心,而且對硝化菌的培育也是最適合的生態環境。一次投入多年使用,維護成本低,管理也較為方便,即使出現暫時停電,對植物的生長影響也不大;所以雖然是簡單的系統,但它還算得上是一個實用的模式。

14753644633696.jpg

在工廠化的設計中,為了使水循環的流程縮短,也便於種植系統的搭建,一般以養殖桶為節點,進行間隔性的設計,可以每隔3-5米設計一個1-2立方米的養殖桶,並構建高架式標準栽培床,這樣可以大大加快循環水體的迴流速度,以防積水,同樣短距離的布局也更適用栽培床比例坡度的設計。這種栽培模式的共生系統,可以在有環境控製系統保障的設施大棚內進行整齊的規劃,實現工廠化流程化的生產。

14753644645747.jpg

這種系統的水循環控製較為簡單,可以結合溶氧控製與溫度相關控製的模式,也就是以溫度為參照,按照溫度越高循環越頻繁,時間越長的原則進行智能化的調控,並且再結合溶氧控製,當溶氧不足時也可以啟動循環實現溶氧量的提高,這是因為水流經透氣良好的礫石時,就是一種自然的增氧過程,再加上迴流水跌落的方式入池,也可以起到不同程度的增氧效果。這種模式既是可以進行多節點聯接實現工業化模式生產,又可以利用一個節點單元而進行庭院式的生產,是一種技術要求相對簡單,構建方便的模式;可以用於生產、庭院、場景、教育等方面。

1475364464259.jpg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