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樹盆景絲雕之父鄭誠恭的雕刻秘訣
-
alphaP
- 12-29
「絲雕」這一概念是由中國台灣盆景大師鄭誠恭先生提出的。絲雕同日本盆景的樹榦雕刻法相比,更注重突出雕刻的細部紋理,更接近天然,更接近自然界千年古柏在自然條件下所形成的舍利、神枝。鄭誠恭大師從2000年開始向大陸盆景界人士傳授柏樹絲雕技藝,使中國大陸絲雕技藝有了顯著的提高。 今日,盆景君重磅推出鄭大師對三棵柏樹的絲雕創作詳細過程,並奉上大師的精妙秘訣,以饗同好。 何謂「絲雕」?鄭誠恭大師告訴盆景君,它是一種順著樁材紋路雕刻的方法,無論是以機械刀具切削雕刻,或以手工刀具撕拉刻雕,統稱「絲雕」。 柏樹如何從樁材設計到成品,鄭大師認為其作業流程如下: 1.樁材特性的優劣點探討。
▲1996年3月,創作前的正面。
▲背面
▲依第二步驟:已確認的生命水線用粉筆畫出作為辨認之用。
▲依第三步驟:選擇優美的彎曲度作為此樹的觀賞焦點,以此為正面繪製出將來成品的理想設計圖。
▲依第四步驟:將生命水線留下,其餘全部剝皮後,可看見剝皮處材質平滑,無絲毫立體感和年代朽跡。 絲雕創作時,發揮優點是基本功夫,能改善缺點是學問,將缺點化為優點才是真創作。 ——鄭誠恭 ▲依第五步驟:開始雕刻,以小拉刀探尋木材絲紋,以了解絲紋動向。
▲空心環節的雕刻,必須將大塊木心用電動工具掏空。
▲初步掏空後的空心環節
▲再採用氣動工具做細部機械絲雕法作業
▲最後一道程序就是以手工絲雕法勾勒出木材絲紋,呈現出如絲綢般細緻高貴、自然的舍利質感。
▲創作前的背面
▲絲雕前的干舍利,不需要大破壞之處以手工絲雕作業。 此樹榦的線條很長,並有大面積轉折的特性,所以施行絲雕時應著重於整體大彎大轉的氣勢,不要拘泥於小細節。
▲細枝作業時盡量以手工刀具撕拉法完成
▲絲雕初步完成後的舍利
▲絲雕作業完成後的背面,樹榦已呈現立體自然的舍利之美,就像夾著漩渦巨浪的大江流水。 1996年3月,初階段整姿後的四面樹姿 ↓ ↓ ↓
▲依據前六項步驟:要枝定位整姿後的正面。
▲背面
▲左面
▲右面 1999年2月,再修正角度及整姿後的四面樹姿 ↓ ↓ ↓
▲正面
▲背面
▲左面
▲右面
▲2002年2月樹相(樹高85cm) 絲雕既給人絲綢順滑的感受,又表現出回還扭轉的力度美。舍利干與主幹、枝葉配合,可以讓觀者領悟到樹的精神和作者的境界。 創作前
▲創作前正面
▲創作前背面
▲主幹水線特寫 創作中
▲使用扁平刀
▲用粉筆畫出即將進行絲雕創作的部分
▲使用刮刀進行創作
▲使用直推刀進行創作
▲使用直推刀進行創作
▲使用直推刀達到的初步效果
▲使用匙推刀進行創作
▲使用鉤拉刀進行創作
▲使用鉤拉刀進行創作
▲再次使用匙推刀
▲鄭大師進行舍利絲雕創作 於無常的環境下造就不規則彎曲、旋轉,是大自然植物相的本來面目,它變化最多、美感最佳。 ——鄭誠恭 完成後
▲第一次絲雕創作完成正面圖
▲第一次絲雕創作完成的背面圖
▲舍利干特寫 盆栽作品必須具備書畫的內涵,如此方有助於勾勒出詩情意涵。 ——鄭誠恭 ▲真柏素材正面圖,確認水線,並用紅色粉筆標示。
▲水線確認後,運用三面刮刀,去除不要部分預備作成舍利。
▲將稜角及稜線用紅色粉筆作記號,凹處要加深的部位用綠色作記號。
▲再以鋸拉刀及匙推刀細細絲雕
▲其餘部位亦可用同一方法絲雕
▲絲雕完成後即可整姿
▲將不到位之處拿彎到位
▲初步整姿及樹榦舍利絲雕後的正面
▲絲雕後的精彩樹榦舍利 書法中行草講究龍飛鳳舞,筆勢翻轉,一氣嗬成,柏樹造型亦同,骨架流向,動勢翻飛,力道盡露矣。 ——鄭誠恭
▲從2006年至2010年間,歷經四年細心栽培,整棵樹呈現出豐碩、圓潤成熟的立體葉團。正面樹姿。
▲背面樹姿
▲左面樹姿
▲右面樹姿 丨鄭誠恭大師作品鑒賞丨
盆栽是我的生活, 我用心手雙運流露出我的心靈世界。 盆栽是我的生命, 我用毅力恆心雕刻出我的心誌天地。 盆栽是我的精神, 我用般若無我塑造出我的心蓮慧海。 盆栽是我的人生, 我用莊嚴遒潤喚發出我的心禪達觀。 ——鄭誠恭 |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