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知識+
  2. 生活竅門
  3. 生活常識

盆景、微型盆景發展史(玩盆景必看)

  • alphaP

  • 12-04

《盆景》

14808178016102.jpg
盆景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藝術之一。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達到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同時以景抒懷,表現深遠的意境,猶如立體的美麗的縮小版的山水風景區。盆景的主要材料本身即是自然物,具有天然神韻。其中植物還具有生命特徵,能夠隨著時間推移和季節更替,呈現出不同景色。盆景是一種活藝術品,是自然美和藝術美有機結合。盆景是呈現於盆器中的風景或園林花木景觀的藝術縮製品。多以樹木、花草、山石、水、土等為素材,經匠心布局、造型處理和精心養護,能在咫尺空間集中體現山川神貌和園林藝術之美,成為富有詩情畫意的案頭清供和園林裝飾,常被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

盆景源於中國,1972年在陝西乾陵發掘的唐代章懷太子墓(建於706年),甬道東壁繪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畫,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實錄。

宋代盆景已發展到較高的水平,當時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陸遊、蘇東坡等,都對盆景作過細緻的描述和讚美。

元代韞上人極力提倡盆景小型化,盆景向小型化發展,實現了體量的飛躍。

清代盆景文化藝術有了進一步發展,清代李斗著有《揚州畫舫錄》,在書中記敘,揚州盛行園林和盆景,正如書中所記載:「家家有花園、戶戶養盆景」。嘉慶年間,五溪蘇靈著有《盆玩偶錄》一書,書中將盆景植物劃分成四大家、七賢、十八學士和花草四雅四大類。同時,崑山人張桐也著有《盆樹小品》一書,共分十二節,其內容略同於《盆玩偶錄》一書。

四大家:金雀、黃楊、迎春、絨針柏。

七賢:黃山松、纓絡柏、榆、楓、冬青、銀杏、雀梅。

十八學士:梅、桃、虎刺、吉慶、枸杞、杜鵑、翠柏、木瓜、臘梅、天竹、山茶、羅漢松、西府海棠、鳳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梔子花。

花草四雅:蘭、菊、水仙、菖蒲。

這是古人的盆景植物的一種分類,也表明古人研究盆景植物的深度。從上面所立的文獻、詩詞中,不難看出,清代盆景形式多樣,有樹木盆景、露根式盆景、曲於式盆景、水盆式山水盆景、水旱盆景、旱盆盆景、石玩,還有觀葉、觀花、觀果盆景,對盆景植物也進行了比較分類,加工工藝和園藝栽培技術也有進一步提高。盆景的復興清代後期,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國民經濟日益衰退,盆景也開始日見衰落。

辛亥革命后,軍閥連年混戰,加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國無寧日,民不聊生,盆景藝術更是一落千丈。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對祖國遺產採取了保護、發展和提高的方針,從此盆景藝術才得以大放光彩。

1959年中國盆景在成都南郊公園舉行過展覽會,已故副總理陳毅同志曾前去參觀,並題了美好的讚詞:「高等藝術,美化自然」。

1961年,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組織的香花、盆景工作組,在蘇州拙政園舉行了一次規模較大的江蘇和上海兩地盆景展覽會,在國內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揚州瘦西湖公園亦多次展出了揚派盆景作品,包括水盆、旱盆和水旱盆式盆景。還有水盆旱意和旱盆水意的新作,在展出內容方面加以了革新,除反映了祖國的錦繡河山,還顯示了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新鮮事物。充分展現了揚派盆景的雄厚實力。在十年動亂期間,盆景藝術和其他文化藝術一樣,被誣衊為封、資、修的產物,也列為專政的對象,那時中國盆景藝術遭到了嚴重摧殘。「四人幫」被打倒后,盆景藝術獲得新生,得到了比過去更大的發展。

1964年7月1日,江蘇省在南京玄武湖舉行了江蘇省第一次花卉盆景展覽會,以示慶祝。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之際,全國在北京北海公園舉行了中國盆景藝術展覽,參加展出的有13省、市、自治區的54個單位,展出各種類型盆景1100多盆。展覽分有綜合、福建、廣東、蘇北、蘇南、四川、浙江、廣西、北方和上海等十館,參觀人數達數十萬之多。同年中國盆景參加了在西德舉行的第十五屆園藝博覽會,會上獲得各類獎牌13枚,其中一枚大獎、七枚金牌、三枚銀牌和兩枚銅牌。

80年代中國盆景參加了在日本舉行的世界盆景水石博覽會,中國盆景作品被列在展覽廳首席位置,並參加了在加拿大舉行的國際花卉展覽會,中國盆景館內,觀眾涌躍,盛況空前。

二千年代中國盆景在國外的展覽,擴大了中國盆景在國際上的影響,是走出國門,面向世界的第一步。近幾年來,江蘇、上海等地的盆景遠銷美國、英國、比利時、義大利、荷蘭、德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

當今盆景走向全國,面向世界,是盆景產業化發展可喜的大事。

《微型盆景》

14808178019920.jpg
微型盆景即盆小、樹微的盆栽,人們稱之為掌上盆景或微型盆景。規格:15~20cm,微型盆景結構的小型化、精品化、簡練化,(縮龍成寸,渾然天成)真正考驗每位盆友的創作能力、製作功底、養護水平。 

14808178015219.jpg
元代,高僧韞上人云游四方,將大自然之美景濃縮於方寸之中,故有「些子景」(當今稱為微型盆景)之稱,即微型盆景的鼻祖。

1480817801547.jpg
30年代,我國園藝家、作家周瘦鵑先生,園藝家沈淵如先生都開始創作、栽培 微型盆景,蒼干虯枝,如詩似畫。

14808178027636.jpg
40年代末,沈淵如先生之子沈蔭椿,追隨父親左右,潛心於微型盆景的研究,並收藏到清代道光、同治、光緒年間的微型盆缽,為研究我國微型盆景發展的歷史做了大量細緻而卓有成效的工作。

14808178026409.jpg
80年代初,微型盆景藝術家沈蔭椿先生所著《微型盆栽藝術》一書,由江蘇省科技出版社出版,成為我國第一本微型盆景藝術專著。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從事這一藝術研究的組織和個人。法國園藝家安德魯、蒙塔格尼培養的有4年樹齡的柏樹,高不及大拇指,盆缽只約2厘米。

14808178026041.jpg
90年代,我國微型盆景藝術的發展有了很大突破。從第一屆中國盆景藝術評比開始,微型盆景已正式被列入評比項目,走入千家萬戶,跨出國門,活躍在國際文化藝術舞台,並成為我國商品盆景出口創匯的重要組成部分。

14808178039652.jpg
當今微型盆景發展已成為主流,受到社會各界人士青睞,近年來微型盆景在國內外急速發展,廣受歡迎,好評如潮,微型盆景自身特點凸顯:體態微小、運輸便捷、交流順暢、景顯老態,每盆都是孤品,視如珍寶---,老、中、青、少同仁都在玩微型盆景。

14808178034519.jpg
微型盆景作為一門藝術,它以豐富的形體,構成統一、和諧的色彩效果,以及在限制中的卓越表現,展示了它清新、雋秀的藝術魅力。微型盆景,是運用植物、山石作為主要素材,通過藝術構思,採用誇張、濃縮等藝術手法,做得「寸木有情,片石有致」。在限制中表現,是一頂傑出的藝術創作。微型盆景之所以得到多數人的青睞,除了它包蘊了眾多的藝術基因外,重要的是有其特定的藝術語言和精湛的技巧表現,區別於其它而獨具一格。14808178045314.jpg
微型盆景涵天地於掌中,舒造化於指上,微型盆景以超常規的手法,濃縮、概括、凝鍊、形象地表現了自然之美、藝術之美;在限制的空間中表現,儘管只能描繪某一局部、某一片斷、某一姿態,然而成功的作品,卻又可能使觀者在直接表現的有限中感受到間接存在的無限。14808178046049.jpg
微型盆景藝術,以超出常規的變化,造成一種新奇的視覺印象,而引起觀者的探求欲;它通過有限形體的潛在內涵,而由此產生的觸發力和感染力,引起象徵性和喚起理性思維,由狹而廣,由形而神,由淺而深,由有限到無限,既是形象的概括性的表現,也是內蘊的豐富性的表現。彈丸之域,卻如此瀟灑、自如、淋漓盡致地抒發了獨特的藝術語言。這裡藝術與技巧、內容與形式、智慧與意志,得到充分的和諧與統一;借小顯大,以少觀多,從微觀見宏觀的審美特徵,高難奇巧,以最小的面積,驚人地集中了博大的內涵,成為微型盆景藝術個性的強烈體現。

14808178049127.jpg
「詩情畫意手掌中」。微型盆景,大不過手掌,小則擺在指尖上,故又有「掌中詩畫」、「指上園藝」之美稱。點綴陳設陽台、窗前、案頭,茶几、博古架,足不出戶,卻能享受和領略天然之趣,滿足對大自然的依戀之情;它通過出其不意、異乎尋常的形式,大膽運用人的視覺差,而產生神奇的懸念和濃厚的興趣。微小到幾乎極限,又無不充滿生命和活力,使觀者展開想象的翅膀,融趣味、哲理於一體,維妙維肖。諸多「粗俗低廉」的植物材料,隨處俯拾皆是的苔蘚、小草、石屑,在微型盆景中,可以毫不遜色地成為翠綠欲滴的綠茵草地,高聳挺拔的參天之樹,起伏有致的山丘茂林。

1480817804805.jpg
微型盆景是一種四維的時空表現方式,而區別於微型雕刻、微型繪畫。植物在不同季節中形態、色彩的變化,構成豐富的審美景觀。給人無盡的遐想。一盆盆微型盆景玲瓏剔透,靈活多致,有的瀟灑古雅,有的明快俏麗,有的古樸蒼勁,有的淡雅清新,彷彿是一個千姿百態、色彩斑斕的袖珍植物王國。

1480817805242.jpg
微型盆景的陳設觀賞,有著廣泛的表現領域,豐富多彩的植物,形態各異的盆缽,變化多端的幾架,以及這三者間的構成變化,自由、隨意、靈活、多變。微型盆景又是一門綜合、多維的藝術,彷彿又像氣韻生動的「詩歌、畫」,其中韻律、色彩、線條等,給人以美的感覺,「形存畫中,神余象外」。微型盆景作為一種感情載體,它突破了有限的空間,超越了外在素材和形象的束縛,極大程度地誘發了人們的想象;微型盆景的藝術魅力就在於此。

14808178058119.jpg
微型盆景:唐風宋韻元景, 承載一室清雅。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