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知識+
  2. 生活竅門
  3. 生活常識

史上最全的農藥知識集合!(值得收藏)

  • alphaP

  • 11-29

一、農藥的含義 

農藥是農用藥劑的簡稱。根據1997年5月8日國務院發布的《農藥管理條例》,我國對農藥的定義為:農藥是指用於預防、消滅或者控制為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於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或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製劑。 


二、農藥的分類 


農藥的分類方法很多,可以根據來源、防治對象、農藥的作用方式等分類。 


1、按作用方式分類 

(1)殺蟲劑 


①胃毒劑  通過消化系統進入蟲體內,使害蟲中毒死亡的藥劑。如敵百蟲等。這類農藥對咀嚼式口器和舐吸式口器的害蟲非常有效。 


②觸殺劑  通過與害蟲蟲體接觸,藥劑經體壁進入蟲體內使害蟲中毒死亡的藥劑。如大多數有機磷殺蟲劑、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觸殺劑可用於防治各種口器的害蟲,但對體被蠟質分泌物的介殼蟲、木虱、粉虱等效果差。 


③內吸劑  藥劑易被植物組織吸收,並在植物體內運輸,傳導到植物的各部分,或經過植物的代謝作用而產生更毒的代謝物,當害蟲取食植物時中毒死亡的藥劑。如吡蟲啉等。內吸劑對刺吸式口器的害蟲特別有效。 


④熏蒸劑  藥劑能在常溫下氣化為有毒氣體,通過昆蟲的氣門進入害蟲的呼吸系統,使害蟲中毒死亡的藥劑。如磷化鋁等。熏蒸劑應在密閉條件下使用效果才好。如用磷化鋁片劑防治蛀干害蟲時,要用泥土封閉蟲孔。 


⑤特異性昆蟲生長調節劑  按其作用不同可分為如下幾種: 


1) 昆蟲生長調節劑


 這種藥劑通過昆蟲胃毒或觸殺作用,進入昆蟲體內,阻礙幾丁質的形成,影響內表皮生成,使昆蟲蛻皮變態時不能順利進行,卵的孵化和成蟲的羽化受阻或蟲體成畸形而發揮殺蟲效果。這類藥劑活性高,毒性低,殘留少,有明顯的選擇性,對人、畜和其他有益生物安全。但殺蟲作用緩慢,殘效期短。如滅幼脲3號、優樂得、抑太保、除蟲脲等。


2) 引誘劑


 藥劑以微量的氣態分子,將害蟲引誘在一起集中殲滅。此類藥劑又分為食物引誘劑、性引誘劑和產卵引誘劑3種。其中使用較廣的是性引誘劑。如桃小食心蟲性誘劑、葡萄透翅蛾性誘劑等。 


3) 趨避劑


 作用於保護對象,使害蟲不願意接近或發生轉移、潛逃想象,達到保護作物的目的。如驅蚊油、樟腦等。 


4) 拒食劑


 藥劑被害蟲取食后,破環害蟲的正常生理功能,取食量減少或者很快停止取食,最後引起害蟲飢餓死亡。如印楝素、拒食胺等。 

這類殺蟲劑本身並無多大毒性,而是以特殊的性能作用於昆蟲。一般將這些藥劑稱為特異性殺蟲劑。 

實際上,殺蟲劑的殺蟲作用方式並不完全是單一的,多數殺蟲劑常兼有幾種殺蟲作用方式。如敵敵畏具有觸殺、胃毒、熏蒸三種作用方式,但以觸殺作用方式為主。在選擇使用農藥時,應注意選用其主要的殺蟲作用方式。 


(2)殺菌劑


①保護性殺菌劑 在病原微生物尚未侵入寄主植物前,把藥劑噴灑於植物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阻礙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從而使植物免受其害的藥劑。如波爾多液、代森鋅、大生等。 


②治療性殺菌劑 病原微生物已侵入植物體內,在其潛伏期間噴灑藥劑,以抑制其繼續在植物體內擴展或消滅其為害。如三唑酮、甲基硫菌靈、乙磷鋁等。 

③剷除性殺菌劑 對病原微生物有直接強烈殺傷作用的藥劑。這類藥劑常為植物生長不能忍受,故一般只用於播前土壤處理、植物休眠期使用或種苗處理。如石硫合劑、福美胂等。 


(3)除草劑 


①選擇性除草劑 這類除草劑在不同的植物間有選擇性,即能夠毒害或殺死某些植物,而對另外一些植物較安全。大多數除草劑是選擇性除草劑。如除草通、敵草胺等均屬於這類除草劑。 


②滅生性除草劑 這類除草劑對植物缺乏選擇性,或選擇性很小,能殺死絕大多數綠色植物。它既能殺死雜草,也能殺死作物,因此,使用時須十分謹慎。百草枯、草甘膦屬於這類除草劑。一般可用於休閑地、田邊與壩埂上滅草。用于田園除草時一般採用定向噴霧的方法。 


2、根據防治對象分類    


可分為殺蟲劑、殺蟎劑、殺菌劑、殺線蟲劑、除草劑、殺鼠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等。 


(1)殺蟲劑  用於防治害蟲的藥劑。如吡蟲啉、敵敵畏等。 

(2)殺蟎劑 用於防治害蟎的藥劑。有專一性殺蟎劑(如尼索朗、克蟎特等)和兼有殺蟲作用的殺蟲殺蟎劑(如甲氰菊酯、噠蟎酮等)。 

(3)殺菌劑  用於防治植物病原微生物的藥劑。如波爾多液、百菌清等。 

(4)除草劑  用於防除園田雜草的藥劑。如敵草胺、異丙草胺、百草枯等。 

(5)殺線蟲劑  用於防治植物病原線蟲的藥劑。如威百畝噻唑磷等。 

(6)殺鼠劑  用於防治害鼠的藥劑。如敵鼠鈉鹽、氟鼠酮等。 

(7)植物生長調節劑  用於促進或抑制植物生長發育的藥劑。如赤霉素、乙烯利等。 


3、根絕農藥來源分類 


 農藥按來源可分為礦物源農藥、生物源農藥和化學合成農藥三大類。 


(1)礦物源農藥


 礦物源農藥時指由礦物原料加工而成,如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王銅(鹼式氯化銅)、機油乳劑等。 


(2)生物源農藥


 生物源農藥時利用天然生物資源(如植物、動物、微生物)開發的農藥。由於來源不同,可以分為植物源農藥、動物源農藥和微生物農藥。 


①植物源農藥 植物源農藥是天然植物加工製成,如除蟲菊素、煙鹼、魚藤酮、川楝素、油菜素內酯等。此類農藥一般毒性較低,對人、畜安全,對植物無藥害,有害生物不易產生抗藥性。植物源農藥還包括植物體農藥。主要指轉基因抗有害生物或抗除草劑的作物,如我國已經大面積推廣應用的抗蟲棉等。


②動物源農藥 動物源農藥主要分三大類:一是動物產生的毒素,它們對害蟲有毒殺作用。如海洋動物沙蠶產生的沙蠶毒素是最典型的動物毒素,已成為殺蟲劑的一大類型。二是由昆蟲產生的激素,包括腦激素、保幼激素、蛻皮激素等。它們具有調節昆蟲生長發育的功能。昆蟲信息素又稱昆蟲外激素,具有引誘、刺激、抑制、控制昆蟲攝食或交配產卵等功能。三是動物體農藥,指商品化的天敵昆蟲、捕食蟎及採用物理或生物技術改造的昆蟲等。我國對赤眼蜂、蚜繭蜂、麗蚜小蜂等多種天敵昆蟲的研究及應用已取得了進展。 


③微生物農藥 微生物農藥包括農用抗生素和活體微生物。農用抗生素是由抗生菌發酵產生的,具有農藥功能的代謝產物。如多抗黴素、瀏陽黴素、阿維菌素等。活體微生物農藥時有害生物的病原微生物活體。如白僵菌、蘇雲金桿菌、核型多角體病毒等。微生物農藥一般對植物無藥害,對環境影響小,有害生物不易產生抗藥性。隨著人們對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需求量的不斷增加,生物農藥的種類和需求量也將會不斷增長。 


(3)化學合成農藥


 化學合成農藥時由人工研製合成的農藥。合成農藥的化學結構非常複雜,品種多,品種多,生產量大,應用範圍廣。現已成為當今使用最多的一類農藥。目前園藝、果樹、花卉生產中使用的農藥大都屬於這一類。要增加更多適合「無公害產品」和「綠色食品」生產需求的農藥新品種,提高質量,更有效地消滅病、蟲、草等各類有害生物。

來源:天寶農業技術服務平台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