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知識+
  2. 生活竅門
  3. 生活常識

無痛分娩針到底打不打?有後遺症嗎? 生孩子到底有多痛?

  • alphaP

  • 11-29

 生孩子的時候打了「無痛針」(硬脊膜外麻醉分娩),產後出現腰痛。真的是打「無痛針」惹的禍嗎?無痛分娩的背後,真的隱藏著產後腰部疼痛的傷害嗎?

  近日在廣州媽媽網就引起了爭議,不少媽媽反映分娩時打了麻醉不同時期出現了腰痛。也有媽媽認為不該歸咎於麻醉。對此,中山一院產科以及骨科兩名專家稱,硬脊膜外麻醉分娩有可能在穿刺時傷了棘間韌帶,導致腰部穿刺點疼痛。但是如果是整個腰痛,就有可能是產後沒有及時鍛煉等原因導致。

  骨科專家:坐月子躺太久可能導致腰痛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楊軍林表示,確實有很多女性來看門診反映自己產後腰痛,有的懷疑是打硬脊膜外麻醉導致腰痛。

  「如果是腰部某一個點痛,有可能是在做麻醉腰部穿刺時導致棘間韌帶損傷。」楊軍林解釋,但是這種損傷並不可怕,一般通過理療以及游泳、暴走等鍛煉腰部力量的方法可以恢復。

  楊軍林認為那種產後發生整個腰部痛的情況應該與麻醉穿刺沒有關係。「懷孕的時候,女性挺著大肚子,本來腰椎就勞損。如果產後不鍛煉,就會導致慢性腰椎勞損。」

  在中國,女性生完孩子要坐月子,經常躺著不動。「本來由於激素的原因,產婦的韌帶鬆弛,關節不穩,如果經常躺著,讓韌帶長時間處於鬆弛狀態,后來一下子起來活動,容易損傷腰部韌帶。」因此,產後儘早下床鍛煉,並且鍛煉的強度要注意從小開始。建議產婦如果是順產1天下地,如果是剖腹產1個星期後可以下地做適當運動。

  當然產後過度鍛煉或者不恰當的運動也會導致棘間韌帶損傷。楊軍林稱,產生這種腰部疼痛都是可以通過理療和腰部鍛煉解除的。

  產科專家:缺鈣也會導致腰痛

  工作多年的產科副主任醫師蔡堅對骨科醫生的看法基本認同。蔡堅認為,懷孕時脊椎受力改變,容易出現腰痛。同時受各種激素影響,韌帶鬆弛,並且孕產婦多缺鈣,缺鈣也會導致腰痛。

  蔡堅認為,因為麻醉穿刺的時候要經過相應的棘突間隙,穿過黃韌帶。只要在麻醉腰部時沒有反覆穿刺,一般不會造成腰痛。其實硬脊膜外麻醉在很多手術中都會應用,並非只有產科才用。這種麻醉方法是很普遍很常用的辦法。根據產後42天回來複查的產婦反映的情況看,反映腰痛的不多。麻醉藥物本身也不會引起腰痛。

  第一種鎮痛辦法

  硬脊膜外鎮痛:鎮痛效果好,但有風險

  很多人以為這種麻醉很普遍,因此麻醉的劑量和產品都是一樣的。蔡堅介紹,其實對於麻醉的配方並沒有硬性統一規定。不同的醫院不同的醫生對硬脊膜外麻醉分娩的配方有可能是不同的。並且用多少麻醉藥是根據病人的身高、體重、體表面積計算的。

  一般來說,宮頸口開到3厘米左右,麻醉醫生會先用一根長針穿刺到硬脊膜外腔,然後將管子放入,再把穿刺針拿出來,將管子接到一台泵上。床邊的這一台注射泵,持續注射止痛藥到你的硬脊膜外腔,一直到宮頸口開到八九厘米就停葯。

  硬脊膜外麻醉分娩鎮痛效果很好,不影響產婦下肢活動,同時不干擾產程進展。如果發現產婦的鎮痛效果不佳、血壓降低、呼吸抑制或下肢無力,要重新調整給藥方案。一般來說,用這種鎮痛方法,宮縮時產婦會覺得肚子發緊或輕微疼痛。但也有少數產婦鎮痛效果不佳。

  硬脊膜外麻醉分娩時,要預防產婦低血壓。因為麻醉藥物使血管擴張,血容量相對減少,血壓降低。如果產婦的血壓過低,會導致胎盤血流灌注不足引起胎兒缺氧。控制好麻醉藥物的濃度,必要時給予靜脈輸液補充血容量,可以保持血壓正常。

  很多使用硬脊膜外麻醉分娩的媽媽都知道,到了宮頸口全開時,鎮痛效果減弱,宮縮時的陣痛又開始出現。蔡堅表示,這是因為宮頸口全開后,需要產婦用力,這時候需要減少麻醉藥量或者停止鎮痛。如果這個時候還用麻醉,產婦的肛門反射就很弱,該用力的時候她就不能好好用力。

  鎮痛效果好,但也存在一些風險。

  在打麻醉針時,一般來說,麻醉師是憑感覺做穿刺。有一小部分會誤穿硬脊膜和蛛網膜。這時候腦脊液就會流出來,可能會導致顱壓發生變化,同時,存在感染的風險。如果出現腦脊液流出,產婦要去枕平卧72個小時,並且每天要充分地靜脈輸液。如果太早抬頭,會導致頭痛。根據產科臨床上的大概統計,這種情況發生率大概是1%。此外,少部分會損傷神經,會導致下肢疼痛。

  蔡堅解釋,這種誤穿硬脊膜和蛛網膜的穿刺難度大。因為妊娠腹部增大和脊椎承受重量的改變,腰椎向前突,穿刺時擺體位困難,腰椎間隙會比一般人窄,因此,做產婦的硬脊膜外穿刺要難很多。如果產婦患有腰椎疾病或各種原因導致硬脊膜外腔粘連,就更容易出現誤穿至蛛網膜下腔的情況。同時由於產婦的血管擴張,還存在穿刺部位出血引起血腫的風險。

  此外,對於在硬脊膜外麻醉分娩鎮痛中,極少量麻醉藥會在幾分鐘內通過胎盤到達胎兒的血液中的看法,蔡堅表示,這種麻醉藥若流入孩子的血液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隨著科學的發展現在選用的麻醉藥是對胎兒最安全的藥物,而且鎮痛分娩的麻醉藥用量遠低於剖宮產等手術麻醉藥用量,這種鎮痛方法已經非常成熟,在這方面不用擔心。

  第二種鎮痛辦法

  笑氣:簡單安全,需要根據宮縮間歇吸入

  笑氣即麻醉用的鎮痛氣體,它含有50%氧化亞氮和50%氧氣。現在在分娩時,給產婦吸笑氣也很常見。吸入笑氣的鎮痛效果會比硬脊膜外麻醉要弱。但是它是無創的。

  蔡堅介紹,一般是在產婦的宮頸口開到3厘米時就給產婦吸笑氣鎮痛。吸入笑氣,鎮痛同時使產婦精神放鬆,促進宮頸口的鬆弛和產程的進展。

  吸笑氣很講究技巧。由於笑氣吸入體內至產生鎮痛作用需30~40秒的潛伏期,故必須搶先在宮縮出現之前30秒開始吸入,在實際應用中,產婦通常在感覺到疼痛時才開始吸入笑氣,陣痛和藥物起效有一個時間差,致使鎮痛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感覺沒有效果。而且產婦對笑氣的敏感性和耐受力有個體差異,部分人使用無效。

  蔡堅表示,產婦要手壓面罩,只有壓緊深吸氣,通氣自動活瓣才會打開,才能吸入笑氣。如果沒有壓緊,產婦吸入的就是空氣,自然就無鎮痛效果。

  少數孕婦吸笑氣後會產生頭暈、嗜睡反應、噁心嘔吐等癥狀,可能影響宮口全開后的用力,但程度都較輕,停止吸入笑氣后很快改善,所以在宮口近乎全開時會停止吸笑氣,以利於產婦用力。

  第三種鎮痛辦法

  杜冷丁:使用不當可能導致孩子呼吸抑制

  有時候醫生會給產婦打杜冷丁。但是這種情況比較少。杜冷丁是一種止痛藥物,同時有鎮靜、催眠作用,也利於宮頸鬆弛張開。在產婦出現疲勞,而且沒有進入活躍期的時候可以在產婦的臀部打杜冷丁。打針后,腹痛減輕,產婦短時間休息后恢復體力,同時宮頸鬆弛,促進產程。

  蔡堅提醒,打杜冷丁有可能會導致分娩出來的孩子出現呼吸抑制的情況,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用藥后不足4小時分娩的孩子。但是這種呼吸抑制是藥物可以控制的。

  溫馨提醒

  蔡堅提醒硬脊膜外麻醉分娩並非適合每個產婦。

  如果有腰部外傷史,或者脊柱畸形以及手術史,需由麻醉師具體判斷是否適合做這種麻醉鎮痛。

  腰部存在皮膚問題的產婦也不適合做這類麻醉,因為有可能在穿刺時導致感染。

  凝血功能不好或血小板過低的產婦也不適合。因為穿刺部位有可能血腫。

  名詞解析

  硬脊膜外麻醉(Epidural)。英文字母Epi在希臘語里就是周圍(外圍)的意思。Dura就是指覆蓋在脊髓外的硬膜。脊髓腔(spinal)是指包裹在硬腔內的空間。其中包括脊髓、脊神經、腦脊液。硬脊膜外麻醉就是把止痛藥注射到硬脊膜外腔。

  鏈接

  腰痛派:

  網友lxuy:我同幾個朋友都打了,都說打了會有些問題,很容易累。


  網友可愛的小P:我生孩子的時候打了無痛,月子里一直腰痛,到現在還會,坐著想站起來,腰痛得直不起來。

  網友ㄣ戀の晴空♀:那無痛針是打在腰下面的,一直到生完寶寶才拔出來。剛打完針的時候,是完全沒有痛楚的,感覺從地獄到天堂一樣,沒有痛覺。但臨近宮口開得有六七指的時候就開始無效似的,痛得要命。而且打了無痛針好像會延長產程,宮口開得很慢似的。至於腰痛的問題我是有的,就是坐得久或者站得久會腰痛。(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反對派:

  網友言寺:好多外科手術都用這種麻醉。會腰痛已經是一種很老的觀念了,現在技術成熟了很多,我未聽講過打完硬外麻之後會腰痛。

  網友親親我嘅小寶貝:在外國全部是無痛的。難道全部人都會腰痛?我第1胎都打了,什麼感覺都無,一點也不痛。我問過外國醫生,他也說不會的,如果是痛,只是你懷孕期間造成的。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