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知識+
  2. 生活竅門
  3. 生活常識

關於雜木盆景的枝托布局,這些你注意了嗎?

  • alphaP

  • 03-03

14875546777064.jpg

▲鄭永泰作品(三角梅,高180cm)


14875546784759.jpg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14875546787012.png14875546807654.jpg高山流水純音樂 -素手雲箏集14875546801654.png


文丨鄭永泰


雜木盆景雖然形式多樣,但不論哪種表現形式,都必須注重枝托造型和線條美,以求具有可以表現寒枝的枝法內涵,這就要求作者必須用枝幹營造出爭讓合理、疏密有致、露藏得當、透視清晰的三維空間主體架構,從而充分表現空間美感——而主體架構空間又由線條構成,這些線條其實就是大大小小的枝托枝條。


枝托的布局形態既要有藝術加工,

又要符合樹木生長的自然規律


首先,枝托應呈四面放射性出枝,忌正面過平過露,且應兩邊長前後短,形成俯視偏橢圓形的三維空間。

主枝托出枝位既不能處於陰面中間,也不宜處於陽面轉折突出處——處於陰面中間會顯得閉塞而又極不自然,而處於陽面最突出處,則會導致分流削弱樹勢;同時,主幹下段的枝托較粗、較長、較水平或略下垂,往上越細、越短、越上揚,枝托與主幹的粗細比例也由下而上逐漸縮小,至主幹頂梢與頂端枝托粗細已相接近。


14875546808237.jpg

▲鄭永泰作品《風華正茂》(九里香,高110cm)

榮獲2013世界盆景大會暨亞太盆景賞石大會「中華瑰寶獎」


14875546814555.jpg

▲鄭永泰作品《江南春曉》(榆樹、龜紋石,盆長170cm)


14875546813687.jpg

▲鄭永泰作品《共享自然》(榆樹,盆長120cm)


1487554681223.jpg

▲鄭永泰作品《春曉》


14875546826051.jpg

▲鄭永泰作品(紫薇)


14875546825661.jpg

▲鄭永泰作品(金彈子)


樹冠結頂要自然流暢,可以單枝脈絡狀結頂,也可多枝結頂,應根據樹種和造型而定,但都要避免過長露脖子或過於扭曲縮頸現象。頂冠整體趨向可略向前傾,與觀者有互動親切之感,如後仰則有離心之嫌。

枝托由內向外延伸,節間一節比一節長,粗細一節比一節細,大小過度變化自然,特別是主脈首節要粗而短。整體走勢向前的枝托,首節起托應先向後;整體走勢向下的枝托,首節起托應先向上。一棵大樹型作品,如主要主枝托以銳角外彎直出下飄,給人的感覺就是乏力難受。在枝托的曲屈上,內彎急而短,展示內聚力感,外彎緩而長,顯得舒展流暢。


枝托的布局既要避免過於擁塞密集,

又要避免過於空洞單調


主幹和主枝、主脈和次脈、枝托與枝托間應多留空間(中國畫理稱為留白),用這些空間的大大小小和分佈變化,加上枝幹的線條美,儘力營造整體架構的空間美感。各枝托的枝片橫角也要密而有序,以顯示年功,枝片之間則要互相錯開,既可利於通風采光,更能增加樹冠和整體架構的空靈感。那種主幹上排滿密麻枝托、樹冠枝片密實平整、枝梢橫角簇狀叢生的過於凝重造型枝法,不符合我們的審美習慣。


枝托布局的章法是一種基本規範要求,在探討理解章法、實踐操作枝法的同時,更要順乎自然,巧用章法,靈活掌握,儘可能表現野趣,不能過於機械拘謹,不然會適得其反。比如,枝托延伸的節間粗細長短,因樹木生長受季節氣候影響,生長速度不會那麼均勻聽話,會自然而有所變化,若死板抱著一節比一節長,一節比一節細的要求嚴謹操作,不但難度極大,還可能把藝術變成技術,導致模式化,模式化產生匠氣,獃滯乏味,或許脈絡結構就成為格式化的幾何圖案。誠然,枝托章法是幾代盆景人在實踐中總結積累出來的經驗,需要不斷理解、探索,不斷操作、實踐,才能熟能生巧,應用自如,以追求「天人合一」、「雖由人作,宛若天成」的藝術境界。


自《欣園盆景》

原文標題《也談雜木盆景的枝托造型布局與線條美》

感謝鄭永泰大師授權!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