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知識+
  2. 風俗常識
  3. 節日常識

課本都沒有教!原來中秋節除了團圓之外,還有另一種說法!

  • Joyce

  • 07-09
中秋節,是現代最隆重的法定節日之一。中國人到底是從何時開始過中秋節的?比較可信的說法是,此節俗與上古時期八月祈祀活動有直接關系,遠古時的八月已有以酬農神、祭地母和祛災驅疫為主題的慶典。

唐代女性中秋“拜月”

“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

從《週禮·春官》的“中秋夜迎寒”一說來看,“中秋”在中國古人心中已佔有一定位置,但此時的“中秋”與現代的“中秋節”並非同一概念,即便到了節假日最多的唐代,八月十五都不是法定節日。倒是當時的新羅(朝鮮半島國家之一),已將八月十五列為法定節日,放假三天。


雖然八月十五不是節日,但唐代八月十五的活動還是很豐富的。這一天,最為活躍的是女性,特別是女孩子,後來廣為流行的“女子拜月”,便是唐代女性中秋之夜最愛做的事情。“大歷十才子”之一李端的《拜新月》一詩,所描寫的便是唐代女性拜月的情形——

開簾見新月,

便即下階拜。

細語人不聞,

北風吹裙帶。

詩中的“新月”,便指八月十五這天晚上剛升起的月亮。在唐代,“女子拜月”風俗頗為流行,不論是宮廷還是民間,女性在八月十五晚上都不忘拜月。施肩吾的《幼女詞》,進一步証明了拜月風俗對唐代女性的影響,連小女孩都知道——

幼女才六歲,

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

學人拜新月。
唐代女性為何喜歡中秋拜月?這裡有極深的文化內涵和宗教背景。在古人看來,中秋節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正月十五的上元節一樣,都是女性節日。古人認為萬物有靈,月亮上也有一位神仙——代表女性的太陰之神,與代表男性的“太陽神”相對應。

“嫦娥奔月”的神話誕生後,作為月神的月亮更被擬人化,嫦娥成了月亮女神的化身。嫦娥是女性的福音,能賜予女性美貌、愛情與家庭幸福,自然要祭拜她。這一觀念在唐代已被廣泛認同,唐代女性愛拜月,便很好理解了。

後來,唐代女性的“拜月”風俗逐漸成為中國女性共有的中秋節風俗,希望“貌似嫦娥,圓如潔月”,由此還衍生出“月亮佔候”、“摸秋送瓜”等風俗。

古代女性如何拜月?明末文人劉侗、於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春場》裡有這樣的記述:“八月十五日祭月……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

至於“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節日規則,應該是古代女性出於維護自己節日空間的需要而逐漸形成的。事實上,這一規則並非“全國通行”,有的地區拜月便不避男性,甚至男女同拜,明嘉靖時期的《固始縣志》曾記載,當地“男女望月羅拜,已而歡飲。”

中國古代怎麼過中秋節

北宋時期中秋節有了“團圓”內涵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宋代,“中秋節”的概念已形成,而且深入民間。

“中秋節”的提法最早出現於南宋吳自牧所著的《夢梁錄》中,這本書所記述的是南宋時的節日風俗,卷四中的“中秋”條稱,“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而該書的《序》,即是吳自牧於“中秋日”所作。


宋代除繼承了唐代女性中秋拜月的風俗外,還有更瀟灑的活動“玩月”。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秋”條稱,“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當時的皇家還會舉辦“中秋晚會”,附近居民半夜都能聽到從後宮傳出的音樂聲,此即所謂“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雲外”。民間也不會早早休息,連小孩都不肯睡,“閭裡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

南宋時期,“玩月”熱鬧得更近乎瘋狂。吳自牧筆下曾詳細記述了臨安的中秋之夜:“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到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晚不絕。”

這段文字不需要翻譯,相信讀者也能體會到當時中秋節的熱鬧氣氛。南宋中秋之夜可謂“歡樂之夜”,當時負責京城治安的“金吾”(相當於警察的官員)也不多事,乾脆取消了夜禁。

宋代這種“玩月”的時尚,亦即大家所說的“賞月”。其實唐代已出現“玩月”一詞,唐盧肇《唐逸史》中便提到唐玄宗李隆基“玩月”之事,當時名叫羅公遠的道士,曾應召入京,於中秋之夜“侍明皇於宮中玩月”。
宋代對中秋節的最大貢獻,是給中秋節賦予了“團圓”的內涵。後來中秋節被視為“團圓節”,源頭應該在北宋。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在《水調歌頭》裡,把北宋人對中秋節的理解闡釋得淋漓盡致——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在中秋明月夜,蘇大才子毫無睡意,借酒消解對遠方弟弟蘇轍的思念——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從此,“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成為每一個中國人中秋佳節裡最美好的願景!

“月餅”一詞始於南宋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

聚餐,是中國節日永遠的主題之一,和端午節“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吃月餅”是中秋節的食俗。中秋吃月餅風俗始於何時,有不同的說法。

中秋的風俗,在每個時代都有不同說法~快分享讓好友增廣見聞吧!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

  • 南懷瑾:打坐時看到不同顏色代表什麼?

    根據你們剛才介紹的情況,這個人的頸椎骨以及從頸椎上來到頭骨的關節有錯位,內臟、胃、肝、心臟、呼吸都有問題。印度人隻講三脈七輪,所謂三脈就是左右脈和中脈。中脈是藍色的,左脈是紅色的,右脈是白中

    2017-02-08 宗教信仰
  • 六字大明咒的正確修持方法!切勿盲修瞎練!

    六字大明咒修法   (一)咒印功德   咒文:嗡(ong)嘛(ma)呢(ni)叭(bei)咪(mei)吽(hong)   此咒又名最勝觀音大士心咒,其利益如下:(1)降魔、(2)治病、(3)

    2017-05-18 宗教信仰
  • 每天念此咒十遍,居然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楞嚴咒的功德   一:楞嚴咒是正法的代表,它關係到法運,世界上多一人誦楞嚴咒,佛法運氣會很好,故應誦楞嚴咒。   二:楞嚴咒是整個佛法的保護神,若楞嚴咒不滅,一切法都不滅,故應誦楞嚴咒。

    2017-05-18 宗教信仰
  • 深圳上班族注意啦!年底前這件事一定要確認!不然就虧大了!

    轉眼就到10月底了,2018年已餘額不足距離2019僅剩兩個月啦小編不禁有個問題想問你萌“你的年假休了嗎”一年的辛勤工作,除了法定節假日年假就是上班族最珍貴的假期啦!休假還能拿薪水,想想就覺得美滋滋~

    2018-10-27 正妹特搜
  • 為什麼長時間撫摸貓貓它會突然抓一下或咬一下?

    各位貓奴一定都有過這種經驗:有時候摸貓咪時,貓主子明明就舒服到在呼嚕嚕了,可是下一秒可能就突然一個回頭咬你!而更讓貓奴們覺得錯亂的是,有時明明是貓咪自己靠過來討摸摸的!又為什麼摸了之後又要咬人咧~~~

    2017-01-15 汪星人
  • 荷蘭人是怎麼對待狗狗的?

    荷蘭人是怎麼對待狗狗的? 荷蘭,一個善待狗狗的美好國度 有一個喜歡狗的攝影師,名叫Oana,他閒暇時就遊走在阿姆斯特丹的街頭,給每一隻遇到的狗狗拍照,當他第一次試圖給陌生人的狗拍照時,他緊

    2016-12-21 汪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