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知識+
  2. 生活竅門
  3. 生活常識

「我知道我的工作風險高,但如果沒有人做,誰做?」在病毒面前,人性是否真的禁不起測試?

  • 04-01

新冠病毒確診的人數,每一分鐘都還在變化。
誰都知道在,這場難打硬仗背後,醫護人員每天迎“劫”前進。
可是打開微博映入眼前的一條熱搜,看得讓人心寒。

誰給的權利禁止醫護人員回家?
沒有醫護人員,你生重病只能自生自滅。

01“我為你拼命,你卻不讓我回家”
環球時報的報導上說,河南南陽一個小區,不讓一位下班回家的護士進入小區回家。
看門工作人員義正嚴辭,“就不應該把房子租給在醫院的!”

護士報警,警察來了,醫院領導來了,政府領導來了,
當天,從晚上6點一直到晚上10點,交涉了四個小時,
在小區居民集體阻擾下,護士還是進不了小區回到自己家裡。
最後,沒辦法,護士回不了家,只好在附近的一個賓館住下來了。

而在台灣,相似的狀況似乎正在上演

姜雪梅因為穿全套防護衣清潔實在太熱,把及肩長髮剃成五分頭。 記者陳雨鑫/攝影

02.他們是防疫英雄,卻也被大家視為防疫"破口"
「我們和所有醫護及阿中部長一樣,都在對抗疫情,
但醫護被視為防疫英雄,我們卻常被懷疑會是院內感染的破口」
,五十二歲的醫院清潔人員姜雪梅談到這個現象,感觸良多。

她說,「距離SARS疫情已經十七年,大家仍舊不在乎我們」;
面對新冠病毒疫情,她和許多清潔人員一樣,靠著自我訓練,
要求自己不會也不能成為防疫破口。

初次見面,全副防護裝備的姜雪梅,取下口罩、脫下帽子時,
居然頂著五分頭,她笑著摸頭說,「不好意思,最近才剪了短髮」,
因為穿防護衣打掃實在太熱了。

姜雪梅負責部立桃園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是距離國門最近的醫院,每
當機場攔截到疑似案例,總是優先後送桃醫,也因此院方對防護要求也特別高。

一月廿一日我出現首例確診個案,姜雪梅說,隔天上班時,
清潔人員防護設備都已經升級,包括防護衣、腳套、N95口罩、面罩,
在踏進負壓隔離病房的那一刻,被告知患者正是新冠肺炎疑似案例。

她深吸一口氣走進病房,原以為內心恐懼會升溫,
但面對著熟悉的房間、床架,恐懼一點點消逝,
「這與本來的工作完全沒差別,為什麼要怕?」
入行至今,每個月演練好幾遍防護訓練,怕是沒有意義的。

每天例行的清潔工作,最讓姜雪梅無法適應的是全副武裝上陣,
脫去防護裝備後全身濕透,須立刻拿吹風機吹乾濕透的頭髮和衣服。
上月底,乾脆把及肩的長髮剪成五分頭。

回到家,家人還以為她生病,姪女對著她全身狂噴酒精,以為她是病人;
她說,「我知道我的工作風險高,但如果沒有人做,誰做?」
這段期間反而要做得更好、更徹底。

同樣在醫院感控區值班的小倫(化名)面對疫情直言「很害怕」,
不少同事相繼離職,自己也曾萌生辭職念頭,但老闆告訴他
「要讓疫情過去,要靠清潔人員的努力」,聽到這句話,他
第一次為自己的職業感到驕傲。

承攬醫院清潔勞務的威合威務公司副理陳中岳,也有同樣感嘆。
武漢第一批包機返台,機場醫護人員辛苦執勤,
指揮官陳時中看著旅客走進醫院後才安心離開,場面感人;

而在院內一隅,穿著防護裝備、清掃旅客走過每個角落的清潔員,卻無人聞問。
那天他站在員工後方,拍下清潔員孤獨清掃的背影,內心百感交集。

小編覺得非常感慨,在病毒事件之上,
人性是近一步的被測試擴大
醫者父母心,就算國籍不同
醫護人員所背負的風險以及救助的,

都是同一條人命她們是專業人員,
她們知道如何做才能不把病毒帶回家。
但是,作為最前線的人員
背負著最高的風險,也背負著最冷的視線。

其實在醫院,對任何病人或是任何疑似病例,
醫護人員,都不敢有絲毫掉以輕心。
一旦有任何的危險,醫護人員也不敢輕易回家。

所以,別當冷血的斷路人,
給晚歸的醫護留下回家的路,
給晚歸的醫護敞開回家的門,
不要因為無知和傲慢,再雪上加霜。

也請各位,多給這些前線人員一點鼓勵,
不論是清潔人員或是專業醫護人員都是,
謝謝他們,守護你我
也謝謝他們,守護台灣。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